2024一注上岸学员大设计分享——乱拳打死老师傅还是被老师傅乱拳打死

2024一注上岸学员大设计分享——乱拳打死老师傅还是被老师傅乱拳打死

乱拳打死老师傅还是被老师傅乱拳打死

写在考试前一天,既是给自己的提醒、鼓励,也是对这大半年学习体会的总结。
这篇文章原本计划是2023年查看成绩合格后写的,标题是那时就想好的,事与愿违(理应如此)没有通过。在开始2024年新一轮备考前我给自己的定位都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新手,那时的自己没有章法没有套路,唯有一腔热血和对幸运降临的执着,总想抄点近道超过老师傅。
经历了几个月的学习,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个标题了,各行各业都有大器晚成的老师傅也有出道即巅峰新手,不应评判谁好谁差,比起结果,体验过程依然很重要。
我觉得自己目前依然不能算成熟合格有素养的老师傅,但也算得上是不忘初心的半老师傅。
老师傅与新手的区别是什么呢?
当然有很多,我认为最大的区别就是老师傅的底线:保命。

保命的底线

流线:高效、简洁、畅通
功能分区:规整(≠方正)
画完:先完成再完美
一句话总结就是:流线高效简洁和功能分区清晰规整是取舍的关键点,跳出题目审视自己的方案尽可能满足这两条。第三条画完是必须坚守的阵地。

花时间找到认可的老师

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花时间找到认可的老师”是首要方法。在你没有方法的时候,他就是你的方法,就是你与“神”对话的桥梁。

市面每个门派(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授课逻辑和教授特色,这点从模拟题最能反应问题,有的门派希望通过难度来脱敏对考试的害怕;有的门派通过练习让大家的关注点回到两大“功能”和“流线”;有的通过哲学故事来启发考生对大设计考试的觉悟。

因此找到对自己胃口的老师可以让备考事半功倍。剩下的就是信任他,跟着他们的节奏一起前行。

从结果看自己的问题

既然找到了老师,为什么还是没通过呢,2023我都做了什么?

熟悉的人都知道我是跟着那间学堂的步伐(开设哪些科目我就通过哪些),然而2023年为我量身定开的方案设计(作图),我并没有抓住机会,不是老师的不专业,而是因为自己的闭门造车。
1.没有套路:日常学习没有严格按照时间卡自己,经常做两三个小时没做出来就放一边了,第二天又接着做,没有养成在有限的时间里必须做出一版来的要求。读题阶段不够仔细,数形转换较随意,判大形拿不定主意,很容易就推翻前面的逻辑又重新布置,以至于在考场上到点了还没有思路,很快就回到了曾经的做题逻辑里,边上板边思考边随意改。既没有形成自己的出招流程,没有取舍底线。
2.文字圈套: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对个别字词过度解读,还以为自己发现了惊天大秘密,尤其是做题不顺、回去重新精读题目的时候,然后就把前面的思考全推翻了。不了解出题语言。
3.日常总结和思考:心态上没有重视,前期落下课程较多以至后期一直在追赶听课,练习和思考总结环节都浮于表面,更多是看和听的输入,嚼碎再消化很少,知识点都停留在碎片上,没有组装成系统,考场上拿到题目,没有链接上学习过某某知识点的感觉。浮于表面的自我感动。
5.交流:整整一年几乎没有交作业和找老师沟通,滞后学习很不好意思,同时总觉得老师已经讲的很好,自己内化就可以了,不用那么太打扰。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那我们到底应怎么做,才能从完全的小白成为可以保命的小师傅呢?

恋爱要自己谈

真题 vs模拟

做真题就像谈恋爱,只有自己谈了才算谈,模拟题就像七大姑八大姨的劝告,只能借鉴参考。他们不能代替自己去感受真实的恋爱。

失恋后不思考,看似下个对象长不一样分手理由不同,最后会发现分手的底层原因是同一个,反复谈的是同一类型人。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逐渐观察到一个现象:思维是多维立体的,语言是线性符号,是具有方向性的一个路径。符号就是具有方向性的指导元素,既然是符号那就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说文字语言、图像语言。

放到大设计考试也合理,考的其实是一个空间的关系(多维),我们拿到题目(文字符号+面积表符号+气泡图符号),以及我们要呈现的表达(二维平面)。

发现了吗,考察的是空间,最后要画成平面,那就注定题目里的所有符号,都是为了辅助、帮助我们去得到一个更合理空间答案。那么也意味着每个符号是相互补充和呼应的,每个符号版块里都有有效信息。

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去接触熟悉这些符号,了解符号背后传达的信息,尽可能找更多有效的线索,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是恋爱里很关键的底线,感受对方的传达情绪背后的真相是法则,不要自顾自地只说不听、只做不想,要形成一种互动的律动,同时也要传达到“我是值得信任和交往”的效果。

不要想着一次到位

大设计考试也挺像停车,新手最害怕的也是停车,倒车入库的起始位置决定接下来是否顺利。

驾校时给个杆和点参考,实操上路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新手一贯的学习思维是想着把起始位置停好(标答),然后一把入库,这恰恰是最难的方法,地形、环境、对车辆的控制能力都会让起始点不同。

观察老司机,一部分是一眼就知道哪个库自己有把握;一部分是开得多车感非常好,停的位置大概率刚刚好一把入库;很大一部分是角度多了少了没关系,再甩两下修正完事。

最小阻力道路原则

当我们观察这个世界,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是按照其”最小阻力的道路“在运行着,都不例外。

从物理的角度看,一个洗碗池的滤网堵住了,那么如果水龙头一直放水的话,水渗透滤网的速度比不过水龙头的速度,那么最终水会装满整个水池,再漫出来,因为这就是最小阻力的道路。

“相信什么”是一道抽象的最小阻力的道路数学公式,它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精确计算并产生出各自的情绪、思维、行为。每个人每时每刻意识中(包括潜意识),有很多个公式在同时运转着,造就了每个人独特的性格。

比如A的信念可能是:我做这件事可能会失败,失败了就很丢脸,丢脸了就很悔恨,悔恨了就很难过等;

B的信念可能是:我无论做什么都是成功的。尽管有时候结果不是我所喜好的,我仍然能从中获得我所需要的经验学习和提升,那么根本就不存在失败这种事情。显而易见,B的信念比A的信念产生的阻力会小很多,那么按照最小阻力的道路的原则,B产生和保持这个行为的可能性,自然也要比A高很多。

放在考试方案本身,流线关系也是如此,想象流线是甩大绳,抓住绳头,不用说都知道怎样是一条最小阻力的路径。一字、L形、回形都总归是比锯齿状、S形更小阻力。

 

功能分区亦是如此,就像玩拼图,找到最有特色信息最强的信息也是最小阻力。

 

因此备考过程中,相信自己、看到、肯定自己的进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会让过程开心快乐很多。

写在最后

越来越理解“方案设计”难的原因,其实也就是在新手和老师傅之间求个平衡,希望通过实际工作和考试学习互相理解、互补、加持,同时不被题目牵着鼻子,将注意力回归到方案本身的合理和自洽。

 

原贴地址》》》》》有配图。

特别声明:

1、本站资源为网上收集整理后提供,同一内容为不间断更新,因此为维护广大用户权利,我们实行注册会员下载制度,便于资源更新后大家能重复下载。同时本站坚决维护原作者的版权,如有资源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下架。

2、本站资源均为虚拟资源,本站收取费用为网站服务费,并不代表资源本身的价值。加入本站钻石会员群,共同构建建筑设计师知识库,免费共享建筑设计师职业生涯所有资源。包括不限于软件、规范、图集、各种项目CAD参考图纸等。

3、如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均可私信站长,会在第一时间回复。

4、本站提供的高清无水印资源主要是给大家试看,以免大家踩雷,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或者软件很好,请支持正版。正版电子规范图集购买请到国标电子书库商城购买。国标规范在线阅读请到工标库浏览。

5、本站不能提供发票,如果介意,勿购买,所有服务内容一经售出,概不退还,请看准之后再进行购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