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小白的成长经历与思考
2023延期的考试报名,让我在工作两年零一天的时候第一次获得了考试资格,只是备考期只剩短短两个月,于是挑了三门对自己相对友好的知识题愉快地参加了考试,丝毫没有体验到考试改革对大设计考生的冲击。24年轮到自己备考选课时,尽管对这门考试一无所知,但在学校上了这么多年的设计课,深知学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位有洞察力的老师,通过高频次的评图反馈与相互交流获得提升。
准备期:选课
因为23年上过娜姐的材料课,对那间带着一份天然的信任感,不过与大综合毫不犹豫的选课完全不同,这次我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见过了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评图模式之后,还是对那间“不打分”的评图念念不忘,于是又转回来报了名。
对于应试培训的评图来说,不打分看起来有点怪。但我觉得不打分的评图,更能回归方案设计本身的优劣,过程中学到的是“什么是对的”,强化正向的反馈;打分评图靠的是一张评分表的信息差,学到的是“什么是错的”,强化的是负反馈。对于自己这样的新手小白而言,如果在没有形成正向认知的时候就直接被告知“什么是错的”,只会是一头雾水。
备考期:练习与反馈
开课后发现那间的课程是非常新手友好的,5个月的学习和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会有很强的阶梯感。作为新手小白,最好的学习方式自然是完全信任老师,跟着课程的进度走。每个人对课程的感受都不同,这里仅通过备考学习的各个环节,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过的点吧:
关于实战练习——思维的建立与突破
真题是很宝贵的资源,对于新手来说,所有真题都是第一次做也是巨大的优势,所以最重要的是先独立做出来,不管花多长时间、用什么方式,让自己的思维先走一遍有效的流程,建立能够把题“解出来”的思维方式,之后再去追求做好做熟练。
我在第一次接触真题时,对先导课的内容并没有完全理解,想把文字信息和老师讲的方法对应起来都做不到,四个小时过去,纸上还是一片空白。第二天再次试做时,我突然决定换个思路:
如果工作里拿到这样一张任务书,我会如何呈现这个方案?
自己平时解决问题的逻辑和习惯是一种本能,哪怕是学习了其他的方法,这种本能也会一直存在。学习解题方法的过程,本质上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老师给出的思维方法做融合的过程。所以在理解老师的方法之前,我决定先看看自己对真题本能的应对模式,毕竟了解自我才是突破自我的前提。
于是最初一个月练习的5套题目,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解题。这种方式自然很难做出和参考答案一致的方案,但比起把题完全做对,我更注重的是发现自己在过程中产生的“有效行为”:如果某一个动作能够正确解题,也能与老师讲的方法对应上,那么这个动作就需要被筛选出来,让自己的本能变成有意识的行为。这种有效行为积累起来,自然就把老师的方法内化成为了自己的解题模式。
但自己的思维习惯总会有局限,对于我来说,过了“做出来”的一关,却总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方案,做题的过程也十分坎坷,所以开始考虑优化流程。只是这一阶段即便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也很难靠自己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连续三周的练习出现相似问题之后,我找到了大M老师求助。在下一周的评图课上,与大M老师十分钟的交流,理清了我所有的问题:对真题表述的不熟悉,技巧的不熟练,最关键的是初期思维发散导致的大方向偏差,直接把自己带入地狱难度。
问题只要被找到就解决了一半,下一周的练习中,放慢速度,步步为营,让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在题目里都能找到相应的逻辑支撑,于是思路得以收敛,问题迎刃而解。从此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后面几次练习直至进入考场,方案初期的解题过程都变得十分顺利。
对真题和模拟题的一些理解
对于新手来说,真题和模拟题从做题的角度讲,差别并不大,只是在传达的信息上会有所不同。研究真题的重要性无须赘述,真题中题目信息与方案的对应关系永远是含金量最高的、最值得研究的点。只是真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每个老师都能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逻辑,而这套逻辑就会呈现在模拟题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模拟题更像是一个帮助理解真题的工具,可以让我们get到“老师希望我们理解的点”。所以前期真题做不好的时候,简单的模拟题可以用来过渡一下,辅助建立思维流程。后期做模拟题的过程可以更加轻松一些,我自己做模拟题时感觉像是在和老师对话,更容易体会到老师课上想传达的重点。
复盘——基于题目升维思考
做一套题会花掉六小时,但思考复盘的时间可能需要更多。整个实战阶段我一般会在周末完成练习,之后一周的工作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思考复盘。
我个人更习惯于从做题情况本身上升到对自己的解题流程和思维过程的分析,重点关注做对了什么,对正确的思维习惯进行正向强化。可以关注的点包括:
-
自己的破题点(不一定是老师讲的破题点哦) -
试错过程中推进的关键点 -
被卡住动不了的时候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
一些关键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对于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一方面是想如何规避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考应急预案,如果考场上真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补救。
(比较关键的地方也会记一些复盘笔记,不过内化更重要)
复盘可以多次进行,我对每道题在做完题当周和考前各做过一次复盘,随着自己认知的提升,对题目本身和自己之前的解题流程都会有全新的理解。平时的草图可以留一留,在复盘时看着草图更容易回忆起做题过程。
评图交流——被动接受到主动沟通
今年评图模式的变化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惊喜。直播连线的方式减少了距离感,无限接近线下课,沟通效率倍增。刚开始连线的时候是很紧张的,因为知识储备少,提不出什么问题和想法,多少担心会冷场。不过几次评图过去,这种紧张感就消除了,大M老师的评图课是很轻松的状态,评图时会引导大家说出问题。就算真的提不出问题,大M老师也会根据大家的情况做一些解题技巧或习惯的补充,听下来一样收获不小。
慢慢地每周的评图课成为了我最期待的环节,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和思考的深入,我也逐渐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化成主动沟通,开始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和老师聊得有来有回,以至于后期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说得太多……不过在表达的过程中也算是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就当作是输出反哺输入了。
每周我和大M老师的连线大概在7分钟左右,这几分钟看似短暂,可以解决的问题却非常多,我在备考过程中有关解题习惯、上板绘图、考试心态等方面的问题,几乎全都是和大M老师一起在每周的评图课上解决的。认真复盘是保证沟通效果的前提,周五上完课到周六评图前,我会结合课程的内容和一周的思考准备一下需要沟通的内容,包括做题中遇到的问题、和详解课想法不同的点、自己的解题流程和思维习惯、做题的状态等。
除了能和老师高效沟通,连线评图的意义也在于可以多听听同学们的思路,关注一下同样的问题,其他人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其他同学掉进的坑,自己是怎么规避的,也可以作为正向强化的一部分。
五个月的备考期转瞬即逝,没有自己在开课前所预设的艰难,甚至没有需要刻意自律去学习,最终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全勤参加了课程的每一个环节。老师的陪伴和同学们的相互鼓励让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变成了心之所向,而我自己的信念,也从不相信自己能一次通过,变成了“只要能站满六小时就一定要通过”。
考场:荆棘丛中的微光
一直知道自己的心理素质是弱项,所以在考前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线下课第一次体验了考场状态后,最后的一个月的三次练习都在有意识地为考场心态做准备:探索自己的极限上板时间,尝试在时间紧张的状态下做方案,不过生活中很难模拟出考场的感觉,最终也只能是做出一些应急预案,希望考场上不会过于手忙脚乱,也希望自己在解题能力上的充分准备能够补足心理素质的弱点。
只是考场的情况给了我当面一击:看到冗长的面积表和信息量巨大的总图,我预判绘图的时间至少要保证2.5小时,这意味着3.5小时之内需要做好方案。这本是最常规的时间分配,可是平时一两分钟就能确定的建筑边界,这次却花了20分钟来计算,于是所有的解题流程都拖慢了20分钟。尽管解题的过程十分顺利,我甚至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基本正确的,但我也知道自己可能没法画完了。完成方案时还有2小时10分钟,我体验到的不是预期的焦虑,而是绝望。之前所有练习的经验成为了这一刻的心魔,有一个瞬间甚至希望自己重新变回一无所知的小白,不知道自己的绘图时间,可能更容易放开手脚去搏一下。
“但是,万一呢?”
心底突然闪过一点点光。
是呀,不到最后一秒,怎么就知道自己画不完?
抬头环视四周,考场12个人还无一人上板,只要开始画,我就赢了。
最后的两个小时无比煎熬,一边画图,一边补充着方案没考虑到的内容,一边还要看着自己心中的希望和绝望做斗争。老师无数次说的“画完才有希望”,在这一刻成为了支撑自己画下去的最后力量。不管对不对,先画上去才有被打分的资格。
最后一分钟,落笔结束,真的画完了,感觉赢了自己。
成绩在这一刻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1、本站资源为网上收集整理后提供,同一内容为不间断更新,因此为维护广大用户权利,我们实行注册会员下载制度,便于资源更新后大家能重复下载。同时本站坚决维护原作者的版权,如有资源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下架。
2、本站资源均为虚拟资源,本站收取费用为网站服务费,并不代表资源本身的价值。加入本站钻石会员群,共同构建建筑设计师知识库,免费共享建筑设计师职业生涯所有资源。包括不限于软件、规范、图集、各种项目CAD参考图纸等。
3、如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均可私信站长,会在第一时间回复。
4、本站提供的高清无水印资源主要是给大家试看,以免大家踩雷,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或者软件很好,请支持正版。正版电子规范图集购买请到国标电子书库商城购买。国标规范在线阅读请到工标库浏览。
5、本站不能提供发票,如果介意,勿购买,所有服务内容一经售出,概不退还,请看准之后再进行购买。
2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4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我们会在24h内删除有争议的资源。